家乡的思念

马爽, 14岁,英才学院

还记得小时候看那些范文写的思乡之情,一股子浓重的抒情酸气几乎都要透纸而出,让我这么一个几乎是一根筋的人感到有点过分,那么浓重的思念,真是只是对一个地方寄托的?

我那个时候理所当然的不能理解。

可实际上毕业那天我不禁感受到打心底的恐惧,从前的一切全都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过去式,你可以多年之后再次回来,却再也不能用任何方式重新来过。

看着那个与往常一样的教学楼,放学后的操场人声嘈杂,我和朋友勾肩搭背的走,却大笑里眼泪横流。离别的情绪在喉间哽咽着,那像是无形的手偷偷地斩断你和他们的联系,从此你再也不属于这条路。

临去北京的前一天,我睡在铺在地上的床垫上,一切被打包收拾好的东西在屋子里都是那么陌生,再不是从前那个熟悉的模样,我抱怨过无数次的单人床,我的私有书柜,我屋子里那扇透亮的窗。

去北京的那天早上天才刚刚摸上一丝亮光,空气凉爽,清晨的家乡前所未有的安静,在夜里车马横流人生来往的热闹街道也沉寂无声。我走过无数次轻快迈步过的天台,对着住了许久的房子深鞠一躬。

别了,我的家乡。

到了北京后只是轻微的思念,毕竟隔不上那么远,也有网络可以互相联系,北京毕竟是中国的城市,作为中国人,虽说不是故乡,但在满地同胞的地方总觉得是安心些的。

是了,只是这些轻微的思念,慢慢的被时间掩埋。

可……第二次有所不同,临行前我的情绪都不仅仅是期待,更多的是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恐惧和失落,到异域他乡,改变环境,改变身边的一切事物,这无疑是个令我恐惧的前提。

而离别的情绪更令人无法忍受,深浓的爱意味着离别时的悲伤。第一回坐上通往北美的飞机,旅程不算长,却显得极其难熬,如今的距离只是飞机票,可随着漫长机程而胆怯的其实是离乡人的心情。

初来乍到时正是最冷的季节,空气寒冷凛冽,满地的厚实白雪,弟弟妹妹整天看着动画片嘻嘻哈哈,自己却开始初步体验乡愁,头一回离自己生长的地方如此之远,似乎就连想念都变得困难起来。

开始上学时这感情更甚,自己因语言而遇到的种种挫折无奈,精疲力竭,无人陪伴,身边只有父母与弟弟妹妹,无人可诉这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就越发强烈的思念起从前悠闲快乐的生活,所熟悉的一切也全都从身边抽走换成全新的洋气面孔。

这种孤独无法捉摸,在不经意间就在心中牢牢占据位置,更引诱你挖掘那些从前的美好记忆。

可思念的地方不仅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而是那个你从小长大的地方,每条渐渐熟悉的街道,每个交情至深的朋友,每段或哭或笑的时光,这座城市承载的不只是故乡的名字,而是在此间度过的时光,无数的记忆带着家乡的烙印印在脑海,随着时间而铭刻。

像是有无形的细线牵连你的心脏,那一头是大洋彼岸的家乡。

可对我来说思乡大概不是种无比复杂的情绪,只是在思念曾经的美好,如今的友人与亲人,思念那些已经过去却依旧温暖的东西,这感情并不复杂,只是单纯的向往美好,也清楚怀念的东西,所以不再是所谓酸楚而沉重的壳,家乡像是个温暖的屋子,思念她的时候也会温暖自己的灵魂。家乡是个精神上的依靠,悲伤疲倦时可以停靠的港湾,闲来无事可以翻翻的记忆相片。

所以家乡这词语念起来从不费力,她只是安静淡然在脑海里的一个定式地点,在被快速时光冲散了的我们的今天,她不曾像其他记忆一般被时光磨得昏花不齐,而是安静的居于格间,只等你去再次想起。

所以思乡这感情从来不痛彻心扉,她只是轻快而流畅的怀念,是种无形中的羁绊,也是种难以言喻的归属感,只是像下午阳光样的透过厚重的玻璃流淌在指尖,暖融融的思念。

所以我会一直跟着时间的路线,因依靠而成长的更加坚强勇敢,带着我对家乡的思念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