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家教育随笔系列2013季之三
你是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吗?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或者经历过?孩子气势汹汹地对父母说:“我真怀疑我是不是你们生的!”父母抱怨道:“我怎么会养了你这么一个孩子!”孩子放了学,关上房门就钻进了自己的世界里,问问他学校有什么新鲜事,孩子酷酷地丢下一句:“我很忙”……恭喜你,你的孩子正在长大,开始有独立的意识了。无奈的是,伴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大部分家长却发现越来越难以走入孩子的内心,望着孩子灯下读书的背影,是否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周海川是英才的一个学生,在英才补习很快就出欢迎班了,中考的时候考取了国际中学,开学2天后又被Jean-Eude中学(以下简称JE)候补录取,但是她却坚决不愿去JE。她的父母都很希望她能去JE读书,这位学生却坚持选择留在国际中学,家长和周围的亲朋怎么劝都劝不通,觉得孩子叛逆不懂事,于是请求我百忙中和孩子谈一谈。谁知道这一谈,孩子的想法让每个人都很诧异。

  谈话中,海川告诉我,她刚来蒙特利尔进入欢迎班读书的时候,一个朋友都没有,非常孤独,有的同学还欺负他,他一直忍着,偷偷哭了两个月,没有告诉家长,怕家长担心。直到她到英才上课后,才交上朋友,才慢慢觉得生活有了乐趣。而这次中考,她在英才班上玩的好的几个同学都考上了国际中学,他之所以不愿意去JE,是因为她在那儿没有朋友,她更不想离开她在国际中学的朋友,不想离开她好不容易已经熟悉了的氛围,又要重新去适应新的环境。于是我就对她说:“如果你需要朋友,我可以帮你介绍在JE读书的同学,英才有很多JE的学生,可以给你开一个小型晚会和这些学生认识一下,在英才结识新朋友其实很容易。”可是海川还是很犹豫不愿意去JE,我也很无奈。当我送他去停车场的时候,海川终于忍不住告诉我她的顾虑:担心读私校学费高,没钱回国看姥姥,又担心如果家长失业了,会没有能力供她继续读下去,这样会连国际中学都去不了。听了孩子的一番倾诉,我和她的家长都很受震撼。其实周海川非但不是父母认为的不懂事,而是因为非常懂事才会拒绝父母的要求,但是他的担忧其实都是多余的。我把他的想法转达给了他的父母,知道了孩子的想法,父母向她解释了家里的经济情况可以保证她的学习,也有能力让她回国探亲。再加上我承诺帮她介绍JE的同学认识,帮助她交朋友,孩子的心理负担就放下了。周海川现在进入了JE学习,并且成绩一直都很优秀。

  如果没有这一次谈话,孩子不会把自己在新学校经历的痛苦,自己的忧虑,所思所想告诉大家,家长也就不知道问题该从何处着手。往往家长们以为自己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可恰恰在青春期阶段父母却成了孩子最不愿交流的人。我很欣慰海川和我说了她的各种顾虑,好让我们知道怎样帮助她解开心结,去消除他和父母之间的误会。我也庆幸海川的父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了我,如果当时他们没有思虑周全,不顾孩子的想法,一味的让孩子遵从家长的决定,孩子虽然遂了父母之愿,但强扭的瓜不甜。我也相信,通过这件事情,海川会懂得自己有什么想法是可以和父母沟通,协商解决的。如果孩子言之有理,父母应该考虑孩子的出发点,而不是霸道地觉得“我生你养你,我就可以为你决定一切”。

  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孩子们会不愿意与家长沟通,为什么他们与同龄人却可以无话不谈?以我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多年对学生及自己一双儿女观察分析,也有一些经验之谈。首先从孩子心理角度来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校的集体中会更有自我价值感,因此他们会更倾向与同伴交流,这也是青春期萌芽时孩子与父母关系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是他们不在意自己的父母了,而是朋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了,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没有压力、也较容易获得认同。相比平等的同学关系,父母的位置则在不胜寒之高处。家长们之所以在孩子心目中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是因为长久以来父母的姿态给孩子造成思维定势。唠叨、不尊重孩子的隐私、以命令的口吻交谈、施加压力、患得患失,这是我们家长的通病。我的学生跟我说:“我还没和我妈说两句,她就借题发挥叨唠我,我何必自找没趣”。孩子的思维正在向成熟过度,想法也已逐渐趋近于成年人,渴望平等、渴望尊重。孩子并不希望长辈们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其实我们家长也有过年轻气盛的时候,思想上我们应当穿越回读书时期,找到孩子的心理定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需求,少说教,多倾听。家长可以把自己的经历描述给孩子听,让孩子也能对家长的经历、想法的来源多一些了解。当家长对孩子说不可以的时候,好好给孩子解释一番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具有亲和力的父母,孩子还有什么叛逆的必要呢?我有一个朋友,他是香港一所大学的系主任,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态很值得我们借鉴: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就可以采纳,若孩子提出的事情家长觉得不能接受,应与孩子讨论做出折中的选择。教授说:“我不会对孩子说不,我只会说我们换种思路,你看看行不行?”有趣的是,他的儿子现在在读初三,在这个普遍叛逆的年龄段里,他却没有任何叛逆情绪,用孩子的话说:“我找不到叛逆的根源”。

  在我眼中,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那些调皮的、成绩差的孩子都是冤假错案,我要为他们翻案!平时学生都喊我赵老师,其实我不仅仅把他们当作学生,更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越来越好,希望他们成才。有的学生也把我当作忘年交,有什么事情会来找我商量。他们之所以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我,也是因为当孩子求助于我的时候,我会把自己的姿态放到和孩子一样的位置上去,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我会结合他们实际情况来分析,一方面孩子会感觉我确确实实是关注着他们、了解他们的,一方面会比较容易接受我给他们提出的中肯建议。是的,当孩子求助于你的时候,想得到的并不是责备,而是有价值的建议。如果孩子能够在一次谈话中有所收获,下面的沟通他就会变得更加轻松而不畏手畏脚。

  现在的孩子发育的早,过早进入青春期,也提前叛逆;家长压力过大,有些也提前进入更年期,于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矛盾直线升级。其实,要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表现方面有所不同,改变以往说的多,听的少的习惯。此外每个孩子有自身的优点,每个孩子都具备活出自己精彩人生的能力,老师们因材施教,家长也要竭尽所能帮助孩子把自己的能力挖掘、释放出来。另一方面,家长们在迷茫时可以请对教育比较有经验的朋友一起出出主意,可以从孩子身边的朋友、老师,去了解一下孩子的真实想法,不要因为沟通不畅误会了孩子。我们也会竭尽所能,帮助家长和孩子朝正确的方向上引导,让不完美的亲子关系变得亲切、和谐。

  (本文案例系真人真事,为尊重学生隐私,姓名采用化名)

 

作者简介
赵振家,英才学院校长(加拿大蒙特利尔)
网站:http://www.elitecollege.ca
Email: bradley@elitecollege.ca
WeChat: BradleyZhao
电话:514-303-8237
(版权作者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