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家教育随笔系列2013季之八
合理的目标 理性的期望
 

  我们的父母习惯于做孩子的代言人,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似乎要把孩子掌控在手心才有安全感。是的,新移民们在海外安家置业,心理上存在着对未知的迷茫,相对而言,只有自己的孩子是可以在控制之中的,于是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可以说达到了“只可成功,不可失败”的地步。要上最好的学校,要拿最漂亮的分数,要做班级的小领袖,要弹得一手好钢琴,要和孩子一起做义工,中文学习也不能落下……家长们对孩子的规划一切尽在囊中。然而,现实总是残酷,金字塔尖的孩子只有那么几个,而大部分孩子总不能达到父母期望,家长们开始坐不住了,好脸色也收起来了。钢琴别弹了,义工别做了,中文课别上了,朋友别交了……一切向分数看齐的中国教育方式强势回归。然而反思中国的传统教育,缺乏创新意识、高分低能屡见不鲜。刚刚离世的撒切尔夫人就说过:“中国只生产洗衣机和冰箱,不生产思想”。虽然这话说的有些武断,但是中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令我担忧的是,我们的新移民父母们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数论英雄的心态,还在一味的培养只会考试的孩子。我们真的需要做些改变了。

  父母应当做的,是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一同设定奋斗目标,并作为助推器为孩子进步添加动力。目标可分规划性目标和计划性目标。规划是从宏观地全面地展望,计划是具体打算;规划是比较长远的发展计划,计划比规划的时间性强一些,期限短,限期完成某一任务;规划不作具体安排,主要是定目标、定规模、定前景,富有理想性和感召力,计划主要是定任务、定指标、定时间,一步一脚印,稳固信心。目标的设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规划目标要切合实际。一个孩子体育天分有限,要培养他成为一个竞技型运动员就不现实。一个孩子色彩搭配设计天分很高,数学不灵光,就可以考虑未来从事服装设计、平面设计,而不是做理科学者。孩子长期对学习兴趣不高,迫切要求孩子进入学习上顶尖的学校,就不一定合适。孩子对游泳感兴趣,也有相当的基础,如有的在省队在俱乐部有优异的成绩,但如果不以游泳作为职业发展的话,就得将规划目标定在文化学习上。

  二、近期目标要小。有些家长说,我儿子的目标就是要考上College Jean-de-Brebeuf,这个目标很好,对刚刚进入小学学生来讲,这是规划目标。在制定这个目标的同时要给孩子设定细节的计划性小目标。可以结合孩子目前的成绩,哪些是进步可能性更大的,哪些是很难再有突破的。例如,对于考75分的科目,如果方法得当进步10分相对于考90分的科目再进步5分,成功率会高的多。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细化目标,把规划目标分解细化为计划小目标,哪怕每次进步一分,保持进步的态势,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就不怕达不到大目标。

  三、目标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毕竟每个班级只有一个第一名,希望孩子学习能一下子突飞猛进是不现实的。合理的目标应当是“跳一跳,够得到”的,这样孩子才不会被困难吓倒,而愿意去尝试。

  四、目标需要被监督。不要说孩子,作为家长的我们也知道,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没有毅力坚持到自己完成目标。孩子也难免会三分钟热度,就需要家长在一旁督促。可以列成表格,把需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如每天背15个单词,每周写一篇读后感,父母协助执行和检查。我把这个方法运用在英才欢迎班的学生身上,可以说只要能坚持做下来的,都能按时甚至提前走出欢迎班的。

  五、目标要适时修正。事物瞬息万变,社会也在不断变化着。目标的执行过程也时时给我们启示。在帮助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有机会逐渐加深对社会对孩子的认识。适时和及时修正规划性和计划性的目标,使之更加符合孩子的实际,少走弯路,顺利实现愿望。

  到达成功是需要时间的。很多父母看到别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懂的多,会的多,就会心急的坐立不安,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给孩子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父母要有一颗耐心去教育孩子,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盲目地比较,一方面挫败的是自己的信心,更重要是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

  借办学之便,我的一双儿女多年来一直在英才补习。常常就有家长对我说:“赵老师,你的儿子女儿成绩这么好,又懂事乖巧,你真是有福气”。我常笑言:“好孩子都在别人家里”。不论谁家的孩子都不可能完美,重要的是父母怎样去看待孩子的不完美。我的儿子赵博阳,他的学习成绩优异是有目共睹的,但他在运动方面就比较薄弱。我认为体育运动会让男孩子更有朝气,而赵博阳一直对运动提不上兴趣。对于孩子在运动上的不足,我采取的不是批评,不是挖苦讽刺,而是每周不论自己再忙都抽出一个晚上陪他去体育馆做运动。赵博阳的性格本来就喜静不喜动,所以我对他在运动能力上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他愿意坚持运动我就会鼓励他。正是因为我对他不强求的态度,他渐渐习惯了每周去运动,也渐渐喜欢上运动。孩子对一个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因为自己熟悉了、擅长了才越来越喜欢,由于我常常陪他练球,渐渐培养了他打羽毛球的兴趣。我和家里人的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了,他自己就提出想打的更好,于是我顺水推舟给他请了位专业的老师来指点他。赵博阳能够坚持运动,是正确引导的结果,而他能如此有兴趣地喜欢上打羽毛球,还能坚持一些体能训练项目,给我真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喜悦。

  因此,给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减少孩子的挫败感。而家长的理性态度,会让孩子在理解、融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家长们静下心来也会发现其实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也比其他孩子优秀,只是平时很少甚至没有意识去表扬孩子的优点。摆脱不掉的焦虑让家长们一看到孩子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妥,就搬出“别人家的孩子”,咄咄逼人,怒不可赦。久而久之,就算父母不拿别人和自己比,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在心里比较起来,这一比,往往丧失自信。不是有一句流行语叫“羡慕嫉妒恨”,往往拿捏不得当,孩子就会把“别人家的孩子”当作一个嫉恨的对象了。最近沸沸扬扬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又牵引出多年前的清华大学投毒案,无不因嫉恨而起,可见不健康、不阳光的心理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这些投毒的学生无一不是天之骄子,可是最后又做出怎样害人害己的事情。所以,帮助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家庭的重要职责,与其没完没了拿孩子和别人比,不如停止比较,化敌为友,帮助孩子和榜样成为朋友。

  中国自古就有“见贤思齐”的古训,我很赞成给孩子找一个或几个可以追赶的榜样。根据一份对2000个中学5年级学生的研究显示,青少年认为他们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得到家长的鼓励、多和有学习积极性的朋友相处。父母可以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和努力上进的孩子成为朋友,交友过程中不需要家长过多干涉,但需要留心观察,适时点播孩子,从彼此身上认识到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孩子们在相处中,自会近朱者赤,在潜移默化中受益终生。

 

作者简介
赵振家,英才学院校长(加拿大蒙特利尔)
网站:http://www.elitecollege.ca
Email: bradley@elitecollege.ca
WeChat: BradleyZhao
电话:514-303-8237
(版权作者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