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家教育随笔系列 2014季之三
 
谁动了我的奶酪?谈教育资源的再分配
赵振家 
下载打印本文(有插图)

  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锋、演说家和畅销书作家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在2001年出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一书中,有几句精彩的描述: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

  随着移民潮的汹涌,世界各地的移民纷纷来到加拿大这个最适宜居住的国度,来到多元文化受到尊重的魁北克。近年来,魁北克的教育系统也出现了许多变化。一所排名翘楚的公立法语学校的校长向一位蒙城发行量最大的法语报纸的记者表示,近十年来该校亚裔的学生人数减少了近一半;在魁省中学排名中多年名列前茅的Collège Jean-de-Brébeuf中学的娱乐室里,增加了多张乒乓球球台;Collège Jean-Eudes中学每年表彰的优秀学生中,亚裔学生的名字越来越多;école internationale de Montréal国际中学有些班亚裔学生达到全班人数的四分之三;一所私立学校从几乎没有华人学生到每年帮助几十位华裔弟子,使他们能提前走出欢迎班,并顺利考入一流的高等院校;近年来蒙特利尔逐渐出现了“华人”中学、“华人”大学预科(CEGEP)、“华人”大学。。。可以这样说,亚裔孩子在魁省一流中学里占据着越来越多的位置,然后就是大学预科,大学。

  华裔移民在亚裔移民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可以说是针对华人子弟的问题。那么有人委婉地提出了关于优秀教育资源被新移民特别是亚裔/华裔占据了这个尖锐的问题。记者就这个话题要求对我采访,甚至把英才学院办学十周年,也跟亚裔在著名公校人数十年来倍减现象联系了起来。我们如何应对和解释这个问题呢?乍然听到这个采访要求,颇觉为难,初想一推了之,但冷静思考一下,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与主流社会沟通的机会,把我们的想法通过媒体向当地社会表达。依约和记者愉快地交谈了两个小时,接着又按照要求,让他们采访了学校,参观了课堂,并介绍两位学生和家长接受记者的采访。采访结束后,我们受访者和记者们有了良好的沟通,加深了理解。

  移民们远涉重洋,放弃自己的事业,远离亲朋好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还要承受因为习俗、语言等种种因素而成为边缘人、难于再图发展的苦楚。这种情况下,第一代移民纷纷把满腔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发展上。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的前途和发展,不少家庭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有不少家庭为了事业,一方在中国继续发展,另一方则陪伴孩子留守在加拿大。承受着夫妻劳燕分飞的痛苦。在加拿大的一方常常难于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坚持着培育孩子。有位家长协助孩子提前走出欢迎班,考入了一流中学后,在周末继续送孩子到补习学校,还每月花费上千元把老师请到家中,帮助孩子及时跟上课程并复习以前缺的课程,使孩子很快成为名列前茅的优秀生,同时发展长号乐器等兴趣爱好,成为老师同学都喜欢的人。这位家长为了配偶能在其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坚持独自一个人呆在蒙城,每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夫妻团聚。在孩子插班考试阶段,连简单的收房租的事情都雇人处理,全身心地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虽然他们的付出得到了期望的回报,但是他们一家的付出也实在是五味齐全,令人回味。

  作为新移民既然离开生养自己的地方,就已将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抛却脑后,在一个全新的陌生地方开辟一个新天地,其难度和艰辛可想而知。有人把新移民视作外地到大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有人修正了一下,描述得较客气些,把新移民视作到外地工作的大学生,无根无基,缺乏社会关系。大家忍受着,坚持着,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开辟一片新天地,创造一片新气象。一位学生家长,通过严格的背景审查,加入到做义工的行列,挤出自己的时间为需要的人服务。还有些人到学校到华人服务中心做义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拓宽自己的社交面。

  那么孩子们呢?他们多少承受着父辈背井离乡遭受的尴尬。一位学生积极在学校参加筹款活动,教师让每个学生列出自己能够联系到的潜在捐款者的名单。一些当地的学生列出了100多个名单,有亲戚,有朋友,有亲戚的朋友,有父母公司的同事,有爷爷奶奶的邻居朋友,而这位新移民学生只列出5个名单。这样就捐款这个活动,这位学生就显得相当的无能为力,尽管他也希望能做的更多些更好些。有一位年轻的当地朋友在他还在蒙大学习的时候,几乎每个暑期他都能到他开有一个大型连锁店的舅舅的公司里实习,所以等到他大学毕业以后,立即就被一家大型会计公司高薪聘任。在我工作过的一个公司,老板让他还在中学读书的孩子利用暑期到他的公司实习,跟有经验的信息技术人员边学习边工作。同事告诉我,公司老板之间有时相互合作,分别接受对方的孩子在自己的公司工作或实习。这样当这些孩子学成毕业,就比较容易很快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新移民又有多少家庭是自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让孩子学习取得经验呢?现阶段有不少第一代华人移民以便利店、餐馆、洗衣房、做房东等为业,而大多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以后再走他们的这些无奈之路。我们不少华人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当医生能做律师,至少也是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白领阶层。

  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就需要孩子们刻苦努力,学好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记得一位领导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单位至少需要两类人,一类是能够帮助领导联络张罗的人,一类是真正能够把工作圆满完成、能真正创造业绩的人。不太能做第一类人,我们就期望孩子做第二类人。就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长大成为脚踏实地能力强实的人才。

  这些年移民到加拿大的中国人大多数是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作为知识分子,大家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为新一代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就是文化知识的受益者。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教育倾全力培育子女的传统,有“孟母三迁”,“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的朴素思想。现在这些思想理念远涉重洋,随着华夏子弟来到加拿大,并进一步得到演绎光大。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离学校近一点,几度搬家,即使自己的学习工作地点越来越远也不介意。有一位家长嫌孩子上学花费50多分钟的路程太久,特地将房子卖掉,又在学校附近购买了房子,以便孩子能在15分钟左右到达学校,能够节省一些路上的时间,用于睡眠、休息或学习。其实有不少家庭,人在中年放弃许多优厚的条件选择移民,至少其中一条理由就是为了孩子能在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下接受教育。那么来到了加拿大之后,孩子的教育就成了家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为什么大家愿意把孩子送到一流的学校呢?一位家长谈到他来到蒙特利尔后,先是按照规定送孩子到就近的公立学校的法语欢迎班学习,因为孩子一登陆就在夏令营里跟中国老师接受了法语启蒙,所以当秋季进了公立学校的欢迎班后很受老师的喜欢,老师时常给这位学生一些额外的学习和辅导,家长非常高兴。但过了一阵,孩子的班换了老师,这位学生开始有点厌学,班上其他同学也没有多少学习兴趣。在补习学校校长的帮助下,这位学生考入一所排名中等的学校正常班学习。在这个学生登陆七个月的时候,又顺利考取魁省名列前茅的中学。第二年春天家长又建议孩子插班考入魁省最顶尖的学校。短短的时间里要换四所学校,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好不容易熟悉了老师和同学,交上了朋友,就又得换新的地方。比较孩子接触的四所学校,家长觉得还是值得的。在不同的学校里,孩子的学习抓的越来越紧,因为努力,孩子也越来越受到同学老师的喜爱,一流学校里学生的可选科目包括业余活动也比较多,爱学习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因为学校有淘汰的条例,这位学生在学习进步的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这又促使他更加努力,在顶尖学校里,他很快又成为优秀学生。就像他以前在中国的学校里一样,充满自信、自豪和快乐。虽然各个家庭各个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和计划安排,不能也不应该千篇一律,但上述这位学生家庭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共性。

  那么补习学校在这中间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说实在的,我认为,补习学校就是帮助学生和家长实现他们愿望的地方。人们的需要就是学校存在的理由。学校又是怎样帮助孩子们的呢?在平时就是给学生打好基础,在魁省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切实地掌握好法语,因为魁省移民都要求进入法语学校学习。正如我在“掌握好英法双语,魁北克得天独厚”一文中指出的那样,魁北克的法语环境,特别是对新移民,会带来生活上的困扰。但对于正处于学习黄金时期的中小学生们来说,实在是掌握英法双语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机会。因此,应该更好地帮助移民的孩子掌握好法语,并在良好的法语基础上,协助学生掌握好英语,使孩子们成为法英中三语人才。

  因为在魁北克,大学和大学预科的评估录取是按照学生前一学习阶段的学习成绩来进行的,那么就只有进小学、升中学需要经过考试录取。这样补习学校在协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也需要为实现他们考入一流学校学习的愿望铺路架桥。

  百年前的老移民也好,近现代的新移民也罢,我们都有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变化。不管谁动了谁的奶酪,我们都应该以积极、乐观、相互理解的目光来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
赵振家,英才学院校长(加拿大蒙特利尔)
网站:http://www.elitecollege.ca
Email: bradley@elitecollege.ca
WeChat: BradleyZhao
电话:514-303-8237
(版权作者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作者简介)

下载打印本文(有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