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边城》
文:邹彦君,
英才学院 2012夏 15岁 E157班

  在我所而热爱的所有小说里,最能引起人共鸣的,不是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而是沈从文老先生的《边城》。

  《边城》并不能算是一本很长的书,毕竟只是一边不长不短的小说,可是对于一个从小长在大都市的孩子,在见过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后,最为吸引我的,却是那种纯朴的不带一丝杂质的边缘文化。而《边城》就是如此。

  茶峒,湘西边境,西北岸边,养育了那样一个优美的爱情悲剧。没有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留下的是真挚的纯粹的人性之美。《边城》所描绘的即使如此的清新健康。如果说欧-亨利给人的是含泪的微笑,莎翁给人的是奢华背后的痛苦,契诃夫给人的是现实的嘲讽,沈从文给人的是一杯午后的清茶。在淡淡的馨香之下又给人的内心余韵的久久不散的苦涩。

  翠翠与滩送,没有海誓山盟,没有卿卿我我,没有金贱铜臭,这便是这边缘文化中最令人向往的。而这是这《边城》中最让人心疼的。“他或许永远都不会回来,他或许“明天”就会回来”。全文就以如此一向再平常不过的活做为结语,却一语成畿。滩送于翠翠的结局,就是明天,永远都不会到来的明天。彼时年少,彼时懵懂,彼时他们还拥有着明天。直到最后,从文老先生也只是给了翠翠和滩送两个年轻人一个不会破碎的梦。不论走到哪里永远有人等在你身后的梦。在这里,时间被遗忘,不管翠翠是豆蔻年华还是半老徐娘,都不会再有什么能破坏这至纯的梦。到了冬天,那个坍塌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扶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便是个不破的梦境。在这个梦里,有个痴心等待的翠翠,又放下了牵挂的滩送,又在天上看着他们的爷爷于天保,有围着他们打转的黄狗。

  之所以爱上这没有大城市浮华的边城,就是因为这个梦吧。

  早已过了不济世事的年龄,所以不相信会存在这样美好的梦。在这样一个如此现实之下容不得我们到了15岁的年龄的年纪依旧十指不沾阳春水,容不得我们天真的再做着这样如同玻璃球的梦。所以才会爱上这样被人塑造出来的梦,这样被人勾勒出来的边城。

  我们期盼着这样一个梦,同时又不相信这样一个梦。 这就是《边城》所给与我的美好。这也是《边城》如同一盏茶的原因。或许在我们这般现实主义者的心理,这就是《边城》带给我们的无奈。

  一年一年又一年,飞逝仅在一转眼,而永恒不边的则是自然流淌出来的难以抹去的忧伤,以及一茬又一茬看客对主人公悲伤的人生的深深慨叹。

  很难有人对凄美的小说如此钟爱,而沈从文的魅力就在于让人对结局无力的同时,又让人说不出的难过。《边城》如同阳光下的花朵让人欣赏它的美时,更让人对它在盛故后的凋零感到悲哀却无法避免。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成的读者,一直在等,跟翠翠一样,无论何时,一直在等。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