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來自名校的中國女孩 四間大學醫學院爭相取錄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滿地可名校系列9(完結篇)----ZT: “路比华讯” |
自從路比華訊陸陸續續刊出『名校系列報導』以來,一直得到讀者們、尤其是家長們的關心,不少讀者更親臨報社,要求收集全套系列報導,作為孩子升學的參考。我們一方面感到欣慰,但另一方面也擔心集中火力報導名校,會不會形成誤導?讓家長以為在加拿大,不讀名校就不能成才? |
為此,我門選取了以下這篇訪問作為整個系列的終結篇,希望鼓勵一下目前不在名校上學的孩子──須知條條大道通羅馬,只要堅定不放棄,成功之路還是在大家面前的。 |
沒有語言沒有朋友 鬱悶的開端 |
姜曉蕾,13歲隨父母來到滿地可,在歷經了寂寞無聊的起步階段,到忙不暇接的中學時代,再到五年後的今天,相繼接到Sherbrooke大學醫學院、滿地可大學醫學院、拉瓦大學醫學院及麥吉爾大學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以及麥吉爾大學的$3000獎學金。 這個中國女孩,既沒有上過一天名校,也沒有花過大價錢請家教,多年來一直單打獨拼的她,稱得上是父母移民來加國的最大安慰。 |
曉蕾和爸爸媽媽是1999年2月25日抵埠的,其時正值隆冬,天色陰陰的,讓人感到既鬱悶,又淒涼。據曉蕾憶述,他們的全部家當就只有六個行李箱;而當時曉蕾在國內剛上初中一,英語只懂皮毛,法語完全不會,每天聾子、啞巴般,既沒有電視看,也沒有朋友玩,感覺一切都是灰色的,在百無聊奈中,常常會悲從中來。從那時候起,曉蕾就寫日記、寫詩來排解自己的鬱悶。 |
查一個詞 就往前走了一步 |
3月份開始上歡迎班了,剛開始感覺也不好,成績忽高忽低,因為不了解這裡的教學方式,而法語也常常誤會老師的意思。所住的地區華人又很少,曉蕾只好跟一些說英語的孩子交朋友,可是曉蕾的英語也很膚淺,常常詞不達意,所以總覺得很孤單,每天孤孤單單地,沒事可做,大部分時間都只好打發到學習上──查字典。 |
曉蕾知道,查一個詞,就往前走了一步。「這可能算是化孤單為力量吧,」曉蕾說。 |
到9月份,曉蕾的生活才開始有了轉機,她的說法是「如同在荒漠裡看到綠洲一樣」;隨著法語水平逐漸提高,曉蕾也慢慢喜歡用法語交流了。漸漸地,曉蕾和歡迎班裡那些母語是西班牙語的同學交上朋友,他們常常一人抱一本字典,在電話兩頭邊查字典邊聊天,對方查西班牙‧法語字典,曉蕾查漢法字典。 |
「雖然法語還是很生澀,但畢竟有了交流、有了朋友,」曉蕾說,她感覺生活開始呈現出綠色,好像春天裡,希望和生機正向她走過來一般。 |
學習方面,也一步步有盼頭了,曉蕾終於知道考試要考什麼,該學什麼了。 |
曉蕾告訴記者:「在歡迎班呆了一年半,雖然法語有了長足進步,但數學卻常常感到『吃不飽』,歡迎班的老師並非專業數學老師,常常回答不了我的數學問題,後來他讓我到正常班去旁聽,我當時感到很幸福。」 |
作為旁聽生,曉蕾數學課有時上有時不上。即使這樣,到年底時,曉蕾的數學和法語也得了最高分,得了兩本字典作為獎品。那時候,老師對曉蕾的評價是──「曉蕾是個特別特別愛問問題的人。」 |
跳級學習 沒有一門功課不吃力 |
「後來我們搬了家,離開了(南岸) Greenfield Park市,以為可以離學校更近一些。」可沒想到,在學校的問題上,他們搬錯了。因為在曉蕾原來的家附近,就有一所著名的公立學校Ecole d'education internationale,一直排在全省中學排名榜的前10名位置,本來上完歡迎班,曉蕾由於地利,就可以去上這所學校的,但卻因為他們搬離了那個區,曉蕾與名校失之交臂。 |
後來,曉蕾只好留在原先讀歡迎班時候的Ecole Gerard Filion,並且直接上了中四。這樣做,曉蕾實際是跳了兩級半。 |
「開始時感到很吃力,包括數學。很多數學知識我沒學過。除了要趕超數學及各門課程,還要適應正常班的法語。因為語速、詞彙量、作業要求都是正常教學水平,再也不會照顧語言問題。這是我遇到的第二個困難階段。」曉蕾回憶道。 |
「那時,我對朋友們講,四年級的所有課沒有一門容易的,法語要求我能夠從歡迎班的第二語言水平變成第一語言水平;英語方面,因為在歡迎班時不許講,在國內又沒怎麼學,等於一點基礎都沒有,而班上的同學已經學了四年英語,差距實在很大。 |
「還有物理,同學們在中二已經上過物理課了,而我卻一點都沒上過。不過,最難的功課其時是歷史,有很多詞彙,很多詞甚至是古語來的,現在根本沒人說。」 |
可是,即便重壓如此,曉蕾居然還報名參加羽毛球校隊,「因為我覺得運動也很重要,如果光是埋頭學習,不僅對身體不好,也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那時常有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比賽,有時候比賽要進行到晚上9:00左右,這樣就沒有時間做作業,我只好把書本帶上,利用比賽的間隙做一做。」 |
據曉蕾講,教練常常對她說:「你是我看到的唯一一個比賽時間還做作業的學生。」 |
不過,曉蕾卻悄悄告訴記者:「老師和同學們不知道,我其實是個很貪玩的人。」 |
到學期結束,曉蕾又拿了數學和物理科的最高分;至於英語和法語,雖是曉蕾的弱項,成績卻讓老師們跌破眼鏡,因為她在四年級第一個學期就拿了法語和歷史的第一名,五年級又拿了法語語法第一名。老師對本地同學們說,「你們慚愧不慚愧呀,自己說了一輩子的語言,第一名竟讓一個剛剛來自歡迎班的外國學生給拿走了;對於你們自己的歷史,知道的還不如一個新來的人多。」 |
為確保成功 私校公校難抉擇 |
這時的曉蕾已經很開心了,她已經有了很多朋友,他們都會幫曉蕾學法語,曉蕾也幫他們其他功課。可是,就在剛感到一點順手之際,曉蕾的家又有了新狀況。由於曉蕾的父母聽許多人都說,私立學校更能夠保證成功,所以他們開始考察是否應該轉到私校中。 「我父母曾到過區內唯一的一家私校聯繫。我媽媽說,那學校看到我的獎狀後,表示很歡迎,說是不需要任何考試。」 |
此外,曉蕾也向他們學校裡管教學的老師,還有曉蕾的歷史老師咨詢;曉蕾的歷史老師最瞭解曉蕾了,因為曉蕾常常擔心這門課讀不下來,總去問他問題,而且他知道曉蕾的學習方向和學習狀況。 |
「他們對我說,公立學校自有許多好處;而私校的老師非常非常的──怎麼說呢,用法語說是『骯髒』的意思。」曉蕾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來翻譯老師的話,竟然用上「骯髒」一詞,著實把記者嚇一大跳。後來再追問下去,才理解到小姑娘所指的,應是說私校較「急功近利」。 |
據曉蕾的歷史老師講,私校對學生的課業很注重,會側重要求學生做作業,然後老師改,老師改完,學生還得改,反反覆覆,直到學生明白為止。 |
而在公立學校,老師只是教課,不會追在學生後面,逼著他們學習,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最好的成績。因為在公校,老師的普遍想法是,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比如一位公校的校長在學生大會上就說,我們這個社會既需要高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需要給人洗車的人。對於想考大學、想學習的孩子,他們自然會找老師,老師有專門的問問題時間;但老師不會去逼著每個人學習,不想學的孩子可以不來,作業也可以不交。這樣就鍛煉了學生的自理能力,其實這種能力也很重要,尤其到了大學階段,是沒有人會逼著學生學習的。 |
老師的一番話,曉蕾覺得很有道理,畢竟曉蕾不是個需要老師逼著學的人。另外,曉蕾已經上五年級了,如果轉學,還要去適應,這對於曉蕾也有不利。所以她最終還是留在了公校,繼續當她的好學生、學校羽毛球隊運動員;他們的羽毛球隊還在那年榮獲區第一名呢。再後來,曉蕾又拿到了加拿大總督獎,獎金$500。 |
可是回想當初,曉蕾的媽媽說:「公校也確有公校的問題。」 |
據知,曉蕾當初曾被分到一個比較差的班,課堂紀律差,影響聽課。幾次向老師反映都沒用,老師竟說,『我們這裡是快樂教學』。 |
面對這種情況,曉蕾心急如焚,天天向媽媽唸叨,媽媽一急之下跑去找校長,要求換班。誰知校長竟嚴詞拒絕,說道:「第一,學生沒有選班的權利,班也沒有好壞之分,不能誰想去哪班就去哪班;第二,分班早已結束,這是電腦分班,牽一線動全身,涉及到所有課程的重新安排;第三,這也不是我一人能決定的。」 |
不過,曉蕾的媽媽並沒有因為校長的嚴厲斥責而退縮,她對校長說:「學校很清楚姜曉蕾是個什麼樣的學生及她提出換班的原因,你們天天和我說我的女兒是個寶 (Tresor),你們很清楚她是為了學習。至於其他兩條,只是客觀困難,學校和家長不正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嗎?難道有困難就可以不幫嗎?我言盡於此,學校看著辦吧!」 第二天,校長就給曉蕾調了班。 |
父母在這裡很辛苦 不能讓他們失望 |
曉蕾不僅完成學校的學習,她還常利用暑假參加各種夏令營活動,據她說,其中有一種很有意義,「那是英語夏令營,參加者要到Sherbrooke市和渥太華市,全天候說英語。這些夏令營對我的英語提高著實幫助不小。」 |
此外,曉蕾還在唐人街的中國人補習學校學過;就是在忙忙碌碌之中,曉蕾一步一步鋪墊了她通向醫學聖殿的路。 |
當問到曉蕾為什麼會如此執著地學習?她說:「我的父母在這裡很辛苦,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有義務學好,以後幫助他們。」 |
而當說到為何選擇醫學專業時,原來曉蕾在選擇之前,曾專門到醫院去做過義工,體會過醫生的生活。 |
「雖然我很喜歡醫生這個職業,但其實做醫生也很苦、很不容易;最起碼,每天都得接受病人身上各種怪異的情況。」雖是這麼說,但曉蕾表情很冷靜,讓記者似乎體驗到一點未來醫生的況味。 |
無奈後的選擇 尋找希望 |
天空是一片灰暗, 心中有一片風雨。 抬起頭又放下, 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隨著時間的流失, 心情始終是低谷。 天天一事無成, 頹廢是唯一的收穫。 黑暗中流星轉瞬即逝, 星光卻再沒離開過心靈。 我發現不能繼續這樣, 悲傷的結果只是於事無補。 為自己找一個希望, 為自己定一個目標。 告訴自己只要努力就有輝煌 成功一定在等待著我們。 那時能實現一切願望, 那時能展開所有的抱負。 哪怕勝利遙遙無期, 哪怕輝煌來到艱難。 不過沒有關係, 至少現在能與失落再見。 鼓足幹勁投入工作, 生龍活虎地展望未來, 欣賞生活,擁抱親情。 也許目標是座海市蜃樓, 也許希望如此渺小, 但它能使人充實而快樂, 收穫佈滿在追逐的途中。 表露出你燦爛的笑容, 展現出你應有的活力, 尋找希望,走向成功。 |